close

DSC_0320.jpg

如果你熱愛麵食 那麼到中國西北自助遊 就是一場朝聖之旅

二○○七年六月中旬 在結束了一個月的藏區之旅後
我由那曲搭乘青藏鐵路出藏 並預計以一個月的時間
搭火車一路停靠拜訪格爾木 西寧 蘭州 西安 重慶 成都等
六個青 甘 陜 渝 川鐵路沿線重要都會城市
並隨後由成都搭機返台

 

檢視較大的地圖


話說前一段由川進藏路程
除了在拉薩停留的時間天天吃甜茶藏餐外
川藏線一路 除了川菜之外還是川菜
但川菜畢竟算是大系 小哥我不但自幼擁護耳熟能詳
且大部分能叫得上桌的都還吃得出好壞
但後面這一段青 甘 陜所謂的秦隴菜系

便是孤陋寡聞得連菜名都難說上一個


這裡有位咱們吃西北的驢友是這樣評的
「一說青陝甘 就是麵
拉麵 拉條子 泡饃 鍋盔 釀皮 梗皮

麵太有名了 哪有菜什麼事」


DSC_0308.jpg


您聽聽這話
像我這種從小就嘴饞老媽烤的大餅長大的小孩
這話就能把哈拉子都給聽了出來

係啦 吃西北就是吃小吃

快去快去 快找麵條餅子吃去


DSC_0309.jpg  DSC_0316.jpg  DSC_0264.jpg

 

*    *    *    *    *

 

青海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部
是一個漢 藏 回 蒙多民族聚居的省分
西寧是青海的省會 又有青藏門戶之稱
自可想見這樣一個都會城市
因各路人馬不同的飲食文化而激盪出的的熱鬧感了


DSC_0295.jpg

 

DSC_0318.jpg

 

拜訪西寧固執得想找大米吃 可就真的見外了
這裡的小吃在西北的小吃界可是赫赫有名
饕客必訪的有名小吃街就不止一處

青年旅社裡打西安來的年輕女掌櫃首推水井巷
說是此處算是西寧小吃的展覽會場
觀光的 過路的 既可湊熱鬧也能看門道

戰術上 可以一次全面性地瞭解西寧小吃的精髓

不囉嗦 這就出門搭車直奔水井巷

DSC_0276.jpg

西寧小吃天堂的名號可真不唬人
下午三點左右的水井巷現場 人潮一波波的湧進
寬度僅四、五步左右的小吃街熱鬧滾滾

絕不比台北夜晚的饒河街遜色

先快速的走一圈
手抓羊 羊肉串 羊腸麵 拉條子 擀面片 釀皮 串烤 麻辣燙

果真一口氣全在這條街上了

DSC_0268 1.jpg  
DSC_0245.jpg

DSC_0247.jpg   DSC_0220.jpg

有趣的是 水井巷裡的男師傅百分之八十都戴著小白帽
說也奇怪 雖然小白帽是伊斯蘭教徒們的傳統標誌

但師傅們只要戴著它 圍著爐子一轉 一種專業大廚的氣勢就自然而生

DSC_0240 .jpg

*    *    *    *    *

皮酥內鬆 碳火烤餅

要說這條街上最吸引我目光的 還是眼前這個粗獷不羈的烤餅子
餅子放在碳火架上翻烤還真是不多見
黃橙橙的烤料 再刷上紅艷艷的辣椒粉滋滋的翻烤著
這餅不論在視覺與嗅覺上 都應獲得餅類食品最高階的讚美

DSC_0217 1.jpg


聽說這種烤餅是土族的傳統麵食
特別是節慶的時候作來送给朋友或僧人的禮餅

餅是用發麵作的 因此吃起來口感較鬆軟
不過把它放在爐上抹料碳烤的步驟
再加上微辣的烤料
便把這種餅的口感發揮到極致
碳烤的外皮酥脆不焦 整體的口感便有了鬆 脆的層次變化

DSC_0216.jpg

不過和氣的回族大叔看我相機猛拍烤餅 就一直衝著我笑
他心裡大概是納悶

「小老弟 咱店裡真正的主角可是羊肉啊」

沒錯沒錯 在西寧羊肉就是王道

西寧的羊肉是有口碑的青海湖周邊的藏系羯羊
伊斯蘭教信徒雖然視豬仔為不潔的動物
但是對羊妹妹卻是情有獨鍾 
料理方式數都數不清
不但燜煮手抓 碳烤 乾炸 熱炒的手段使起來淋漓盡致
從羊頭羊脖子到羊筋羊蹄 不同部位因材施教的烹調邏輯仔細講就
更能看出回族朋友們對於羊肉料理的天分
熱情

DSC_0233.jpg

DSC_0232.jpg

烤肉鋪子 烤餅當然不能喧賓奪主
不過要給香嫩肉串找到天生的搭檔 烤餅子就是絕佳的選擇

來一口大蒜咬串烤肉 再嚼上一口香辣烤餅子
就有了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氣魄

不過虔誠教徒們既不喝也不賣酒 那就來一大口濃濃的麥仁湯 也讚

這地道的第一餐 讓我感謝西寧對食物的用心


DSC_0273.jpg
 
  DSC_0229.jpg

*    *    *    *    *

口感豐郁 羊腸麵

羊腸麵是不吃不可的西寧小吃
此麵可是東出西寧無處尋 一路就是後悔沒能多吃它幾回


DSC_0204.jpg


水井巷裡賣羊腸麵的少說三四家
路邊那攤早已擠滿了各路人馬
選個店面嘛
這家料理台井然有序 師傅炒起羊腸有霸氣
應該錯不了


DSC_0730.jpg

DSC_0733.jpg

瞧瞧這賣相
一段段熱氣騰騰的油花花的羊腸段
乾拌麵襯底 蔥花綠 薑泥蒜末白 色彩搭配看似隨性卻又不失細節

真是令人食慾一陣激動

羊腸段是有灌料的
腸段裡塞入混有蔥 薑 花椒等的糊狀豆麵糊
豆麵腸的口感相當特別
一口咬下腸段那一霎那 會將腸裡的豆麵糊擠出
(這個過程雖快 卻會有種荒唐的聯想)
個人在這建議一定要大口的咀嚼
餡軟腸脆的滋味絕對三日難忘


DSC_0729.jpg

了羊油蔥花薑泥蒜末的麵條 大口不膩
再一口羊腸湯順勢將食物送進食道 
抵達腸胃
那就是一陣舒暢

不過還是在此鼓勵不喜羊肉 內臟的朋友 食前三思但值得冒險一試

*    *    *    *    *

活蹦亂跳 麻辣粉

水井巷還有一樣人潮絡繹不絕的人氣小吃就是麻辣燙
這家一口大鍋擺門前 意思就是把廚房搬到您客倌的眼前啦
吃不吃都達到了宣傳效果
看著大妹子把串食、白條往大鍋放的身段
就是是吸引人潮的最佳噱頭


DSC_0222.jpg


麻辣燙實屬川系小吃 這種小吃在中國當紅
大城小市幾乎都可以吃上他幾回 
不過進了門詢問才知道那粗寬的白條是寬粉條

而麻辣燙寬粉的吃法 卻只有在青海 甘肅一帶才有

DSC_0838.jpg


我食量實在太小 只能點少數幾樣麻辣燙

準備把一半的肚子留給這碗寬粉條

寬粉是以馬鈴薯類澱粉加工製成 類似大家熟習的河粉
帶著濃郁的辣子的香氣麻辣燙的底料
混著厚實又滑嫩的寬粉吃在嘴裡 
哇 好吃好吃
寬粉仗著麻辣勁 在嘴裡活碰亂跳呢


DSC_0837.jpg    
DSC_0834.jpg

*    *    *    *    *

清香甘甜 麥索ㄦ

另外還值得一提 也是生平首見的
便是在西寧的大街上小販叫賣的青稞籽了

DSC_0394.jpg


青稞是大麥的一种 
這種神奇的植物 全世界只生長在美麗的青康藏高原上
藏民不但把青裸製隨手捏捏就成了糌粑
青稞麵還可以烙餅 作饃饃
而且藏族著名的青稞酒 清香氣可也不輸高粱

DSC_0857.jpg  
DSC_0719.jpg

大街上賣的這種青稞籽是煮熟的
一顆顆青色的麥子 嚼起來口感有點像白玉米粒
卻有一種青稞麥獨特的清香甘甜

黑巾包頭的回族婦女們有時會帶著一個小石磨
算是現場代客製作 將青稞磨碾成細常的小條稱作麥索ㄦ
麥索ㄦ撒上點鹽就是相當棒的西寧零嘴小吃

我只買了兩元一小袋想試試 沒想到這便是我往蘭州長途車上的唯一一餐了
而且這也是出了西寧 便一路上再也沒見著的零嘴ㄦ了

*    *    *    *    *

~ 香辣滑嫩 炮仗麵

再回頭說說在前一站格爾木停留的時候
曾在市區小巷子裡的一家老麵店點了一碗炮仗麵
這麵名聽起來就挺有賣點
原想難不成是吃在嘴裡有炮仗炸開的感覺


其實新疆有一種麵條的作法叫拉條子
這種拉麵在和麵製作的時候要加入少許的鹽
揉成長麵團後還要抹些油 再蓋上濕布醒個四、五十分鐘
這種麵團拉成拉麵 口感又筋又Q
而炮仗麵就是把拉條子再掐成三、四公分長像小炮仗一般而得名


DSC_0060.jpg


炮仗麵在製作程序上也挺有創意
它是將是將拉麵下熟起鍋後 再倒入粉絲 肉末 辣椒的混菜料混炒
麵與料吃在嘴里真有放炮仗的
火辣辣的味道相當開胃
原本食慾不振的大熱午后
竟然是唏哩糊塗的就嗑了一大碗

不過依個人之見 這碗炮仗麵中不可或缺的要角 要屬粉絲
拉條子筋Q 粉絲軟滑 混合的口感獨特
讓人是一口接一口的吃

這碗麵也讓我想起 小時候老媽常用剩菜混加粉絲下的大鍋麵
心想這次回到台灣 一定要如法炮製試試重現這碗炮仗麵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tyau 的頭像
    ctyau

    女 ‧ 兆

    cty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